當你在講述一件你已經懂了的事情給別人聽時,你最初是怎麼吸收這個知識的呢?現代生活中我們在網際網路上面閱讀了無數的資訊,但是這些資訊最後內化成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可以用來教導他人相較起閱讀的數量卻屈指可數。
大部分我們曾經閱讀的資訊我們都無法記憶,最終這些知識就像是沒做好水土保持的水分一樣很快的流失了。如果在這個充滿知識的時代你想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花園,這邊要介紹 Zettelkasten 卡片盒筆記法,讓這些知識好好的保存下來往後派上用場。
相較於上篇魔改系列,Zettelkasten 筆記法我並沒有太多魔改,但相同的我只會講從自己角度理解的組織與吸收知識的方法,如果你對 Zettelkasten 筆記法有興趣,建議閱讀 How to take smart notes,這是我近幾年覺得收穫最多的書籍。
如果你對如何用筆記管理工作事項,請見上篇魔改系列文章。
學習知識
大家怎麼學習知識呢?現今這種資訊爆炸的年代,幾乎有無限的資源可以學習到各式各樣的知識,彈指之間可以獲得所有知識,但要怎麼擁有知識呢?
當我們說「擁有」一個知識時,代表這樣的知識已經在腦中重新組織消化過,可以用自己的角度來表達一件事情,比如說:
- 什麼是直覺?
- 什麼是濕度?
- 什麼是選擇權?
當要表達的事物愈趨複雜時,就會需要消化更多資訊,將其咀嚼、重新組織成自己內化版本後的知識。而學習知識有許多種不同的管道,比如說:
- 閱讀:閱讀各種資訊來源學習
- 經驗:碰到問題後從自己的處理經驗或詢問其他人而掌握知識
- 實作:透過邊看教學文章,一邊動手操作慢慢的來掌握一門知識
- 寫文章:透過寫文章來整理一連串相關的資訊
如果把知識傳授給另外一個人視為產出時,知識的產生流程就會是這樣:
在所有學習的方式裡面,我們做的最多的是閱讀,同時也是收穫最少的。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不管是遇到問題後的學習或是動手作的學習,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的比例都滿高的。但是閱讀一般來說轉化成自己的比例都比較低。
而閱讀所缺少的就是「重新組織」的過程。
消化閱讀而來的資訊
至於這些閱讀而來的資訊該如何消化,才能成為有用的知識呢?Zettelkasten 筆記法提出了一個簡易的實施方式,分成兩個步驟:擷取與消化。
擷取:筆記與轉譯
當在看網路文章或是書籍發現重要的地方時,請用黃色螢光筆(真正使用的工具下個章節會講)把它標注起來,並且用你自己的話重新敘述一下你認為的重點。重新轉譯會很重要,因為他可以在此時重新消化過一次這個重點。
這樣筆記的觀點是從文獻段落的脈絡下所紀錄的筆記,稱為文獻筆記 (Literature notes)。
消化:重新詮釋知識
當過一陣子,比如說一天結束或是讀完一本書了,此時可以進一步的再次消化之前紀錄的文獻筆記。把文獻筆記拿出來閱讀時,通常上面會有出自於哪裡以及當時做的筆記。
這個時候我會把幾個相關的筆記放在一起看,並且把相關的筆記整理成一篇單獨的筆記,其中只包含相對獨立的一個知識,此時思考一下如果自己要回來看這篇筆記要怎麼樣才能看得懂並且把它寫下來,通常會需要讓自己往後還可看得懂會需要加上一定的脈絡之後回來才會好理解。
比如說這是我自己寫的一篇關於「確認偏差」的筆記:
Confirmation bias 確認偏差是一種選擇性地只看有利自己觀點的資料,並且忽略跟自己觀點相違背或者是矛盾的證據。確認偏差經常發生在自己已經有既定看法後,找尋資料的時候只是想找支持自己觀點的資料,如果是對自己觀點不利的資料就會忽略不看。
這篇筆記是在 維基百科 上面看到的,這邊我已經用我自己的話重新轉譯過一遍了,並且寫成一篇相對獨立的知識片段。寫完之後我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筆記裡面是不是有跟這篇知識相關的其他筆記,並且把他們連結在一起,後面介紹工具的時候會介紹實際是怎麼做的。
這樣筆記的觀點是從自己的角度理解知識所記下來的稱為永久筆記 (Permanent notes)。
思想的延伸
這些筆記在閱讀以及重新詮釋知識兩個階段都經歷了不同方式以及程度的消化與重新組織,這樣的筆記會成為你思想的延伸,雖然這些筆記不像是深植腦中的思想如此的深刻,但是當你重新閱讀時,筆記本身以及構成它脈絡的連結可以讓你很快的重新回想起當初紀錄時的情境,讓這個知識片段可以很快的回想並且派上用場。
我自己寫的時候會想著這篇筆記「不需要」跟別人協作,這篇筆記是我思想的延伸,是代表我是怎麼思考這件事情,要用我自己可以理解的方法書寫,而不是像 Wikipedia 的條目需要撰寫成超然獨立,而是要當作是我思想的延伸,用我的方式表達這段知識。
撰寫文章
當想要寫文章時,這些筆記就會更容易的構成文章,而當你在筆記裡面尋找各種可以構築成文章的知識時,也會發現一些有相關的知識是當初沒有想到,但是卻可以當作補強文章內容的片段知識。
同時也可以反過來作:當你蒐集到足夠的筆記之後,再把他們整理成一篇文章,這樣的作法可以在文章還沒成形前蒐集到足夠不一樣的觀點,並且將不同參考來源的知識整合成自己認為的模樣先存放下來,等到要寫文章時就會有足夠的知識片段可以組織成一篇文章。
而撰寫文章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筆記,這種筆記的觀點則是站在讀者的角度如何理解一段知識。
我們把文獻筆記、永久筆記跟文章放在一起比就更容易看出這三種筆記的差異:
- 文獻筆記:附著在閱讀的那份文獻的脈絡所寫下的筆記
- 永久筆記: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筆記本身擁有自身的脈絡寫下的筆記
- 文章:從讀者的角度思考,將知識輸出成以讀者的脈絡可以理解的筆記
筆記流程與工具
在施行這樣的筆記方式時,工具可以分成擷取、彙整、輸出三種類型,所有的知識在各種不同的媒體擷取之後,接下來透過統一的彙整工具將這些文獻筆記彙整在一起,最後輸出到一個最終來源,接著再進行最後的文獻筆記轉化成永久筆記的工作。
所有的工具可以用以下這張圖來表示。
這些工具有些是付費服務,不過我自己滿投入資訊整理這件事情,所以對我來說是可以接受的花費。
擷取
擷取方面使用最多的就是 hypothes.is 了,這是一個可以在任何網頁上面筆記的瀏覽器延伸套件,我會在認真閱讀文章內容的時候用 hypothes.is 作筆記。
如果閱讀電子書想作筆記時,我會推薦使用 Kindle 或是 Apple Books 來寫筆記,Kobo 由於彙整軟體不支援的關係比較不推薦直接在上面作筆記。你可以想辦法把自己在 Kobo 購買的書籍匯入 Apple Books 裡面然後在裡面作筆記,過程就得自己上網找資料了。
如果是從 Youtube 看一些教學影片或是研討會影片,我會用 Annotate.tv 作筆記,它可以在影片的任何段落作筆記,也有提供一些直接顯示所有逐字稿的功能方便作筆記。
作筆記的時候一般都會是用自己的話重新寫過一次筆記,讓知識在這個階段進行第一次的重新組織。
彙整
彙整我採用的是 Readwise 服務來彙整我所有的文獻筆記到一個地方,Readwise 支援上面提到所有擷取的服務彙整到各式各樣的平台如 Obsidian, Evernote, Notion 等,彙整雖然不是必要的服務,但卻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我會把所有資訊的彙整到 Obsidian 裡面,因為設定好之後除非要調整設定,否則我自己是很少直接用 Readwise 的,大部分都在擷取 (hypothes.is) 與輸出 (Obsidian) 這兩邊操作。
輸出
最終我的所有筆記都會彙整到 Obsidian 的 Readwise 目錄裡面。通常過一段時間或是讀完一本書時會整理一次筆記,而 Readwise 目錄有包含兩個子目錄:Archived 與 Inbox。另外永久筆記會整理到 Slipbox 目錄裡面,結構如下:
Readwise
├── Archived
│ ├── Articles
│ ├── Books
│ ├── Tweets
│ └── Videos
└── Inbox
├── Articles
├── Books
├── Tweets
└── Videos
Slipbox
├── Blockchain
├── Coding
├── Coffee shop, teahouse and restaurant
├── DAO
├── DeFi
├── Finance
├── Math
├── Misc
├── Work,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
├── game
├── movie and tv series
└── 資訊的閱讀、彙整、寫作 (read, note)
Inbox 是從 Readwise 匯入的文獻筆記位置,當我把文獻筆記做完之後就會把他們移到 Archived 目錄底下,但是 Obsidian 還是會保留永久筆記連結到文獻筆記的參考連結,往後如果需要回想的時候可以找到原始的文獻筆記。
Slipbox 是放永久筆記的目錄。原本剛開始是沒有照目錄分門別類,單純全部都用連結的方式而且把所有筆記都放在同一個目錄底下,但就我自己的經驗目前超過四百篇筆記了,放在同一個目錄底下在找要把筆記連結到另外一個筆記時非常的困難。改用這樣排列之後至少列出筆記時會有群組形式比較容易看完一個群組的筆記再往下一個群組閱讀筆記列表。
作永久筆記的時候就按照上面章節所提到的將一段相對獨立的知識寫成一篇筆記。我的筆記通常會有幾個部分:筆記本體、問題、其他相關筆記、參考來源,比如說這篇從《給力》整理出來的筆記「工作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什麼都會改變』」:
在高度競爭與變化的行業工作時,唯一不會變動的事實是「什麼都會改變」,與其選擇一個固定的目標前進,應該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變成每件事情都有可能變動,讓自己維持彈性來解決可能發生的問題。# Question
- 要怎麼具備這種「什麼事情都會改變」的心態?透過不斷地強調以及策略制定就基於這樣的假設,讓所有人都可以理解這樣的事實# See Also
- [[透明溝通的工作文化]]# Reference
- [[給力 powerful by 珮蒂・麥寇德]]
- 筆記本體:首段敘述就是筆記本體,就是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記錄下一段知識,並且思考怎麼寫自己回頭看可以比較容易看懂
- 問題:對於這篇筆記有沒有其他的疑問,這通常可以讓自己思考這篇筆記的不足之處或是更進一步的思考延伸
- 相關筆記:我會打開我所有的永久筆記,並且掃過一遍確認哪些筆記跟這篇筆記有關係並且把他列到這邊來
- 參考來源:這篇筆記的出處,如果這篇筆記整理自多個地方,也會有一個以上的參考來源
當我在列出相關筆記的時候我會用 Obsidian 的 Open Local Graph 的功能,並且把 Depth 開到 2,這樣當連結其他筆記時,同時也會展示出那篇筆記的其他連結,這樣會有助於探索本篇筆記是否應該連結到其他的筆記。
結論
當作完永久筆記後,對於這個知識片段的處理就到一個段落了,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這些知識片段因為已經重新消化整理過,有印象的程度會比起一般只是閱讀過後的資訊要強很多,而當需要撰寫文章時,這些筆記也是非常好的參考來源,讓你撰寫文章時快速找到曾經覺得重要的知識片段,並且決定是否放入文章內。
對我來說重新組織並且存放筆記這件事情非常的讓人身心滿足,而分享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原本就是我的興趣,當這些筆記派上用場最終寫成文章時,真的讓我滿開心的。
如果你也喜歡學習新知,我強烈推薦你閱讀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整理知識筆記的方式,除了如何作筆記之外,裡面有非常多令人反覆思考的論點。聽說繁體中文版要推出了,如果你已經看到這了不妨搜尋一下是否有繁體中文版。
另外我自己會同時作子彈筆記以及 Zettelkasten 筆記,子彈筆記是用來管理工作項目,而 Zettelkasten 則是管理知識,而因為全部都放在 Obsidian 的關係所以這兩個系統的筆記其實是會聯繫在一起,對我來說 Obsidian 成為了我大腦的延伸。
以時間的維度紀錄每日工作項目,紀錄自己每日、每月、每年的進展;同時也以知識的維度紀錄各式各樣的知識,並且在需要的時候可以用圖形連結的方式取出一段知識派上用場。